今天是:  

司马光后人说家风

作者: 阅读次数:  发布时间:2017-07-03

    今年以来,洛阳市洛龙区相继开展“发一封促廉家信、组织一次助廉谈话、举办一次话廉家庭会”等系列活动, 以常态化推进家风建设。近期,洛龙区纪委、洛龙区委宣传部联合拍摄了司马光后人——龙泰C区司马家族的家风故事。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对家风的理解与传承。

1.jpg

 

    司马光,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,一生都坚持维护礼法,礼仪和礼治,位至宰相,卒谥文正,封温国公。司马光在小时候就是有名的神童,七岁时就能背诵《左氏春秋》,这令他声名远播。
    司马光隐居洛阳15年,著书立作,父子二人建功立业称颂于后世,这与其言传身教,不喜华靡的家风家教是密不可分的。如果说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千古美谈,《资治通鉴》打造了一面历史之鉴,那么《训俭示康》和《温公家范》,则是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的恢弘至道,堪称典范。
家风,是政风之源、世风之基;是家庭传统、家族风尚;是社会和谐的基础,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和文明教育。关于家风,司马光的后人是怎样说的呢?

2.jpg

 

    司马扩军:家风实际就是每个家的习惯和传统,在家他知道你的标准是什么,他出去就是以你的标准为标准,再加上老师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教育,那他出来就是一个好人。司马光写的《资治通鉴》等于是皇帝的教科书,而《温公家范》是教你应该怎样做人,应该怎样成为一个家。但是,真正传递家风的,还是《训俭示康》,以俭传家。他把传承的东西又传给下一辈,所以《训俭示康》就给司马的后人立了一个好的家风。

3.jpg

 

    司马来发:我家的人对老的都相当尊重,那个时候家里条件很差,但对老祖宗都非常尊敬。我父亲就承担起养活我大爷大奶。我对我父亲也同样,我的儿子们和媳妇、闺女对我们也是同样,这就是家风,一代传一代,尊老。我觉得很自豪,你看我这一生都是做公家事,没有私心不糊弄,该怎样是怎样,我只要走正,我不怯。最后俺家孩子说,俺们觉得你在咱村受到群众拥护,都信任你这就中了。

4.jpg

 

    司马书定:我妈在这村里和谁都没吵过架,它是传下来的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是传下来的风气。我一辈子没打过架,就打了一次架,这架关乎旅客生命财产安全,生命在临危的时候必须得打。结果俺们虽然受伤了,旅客不但没受伤,七万块钱也保住了,那一年我59岁。全国见义勇为三家三口人就是我们一家,所以说这从上到下一连串儿,那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。从上面祖宗到爷爷们、老爷们、祖爷们这样传下来的。王圪垱村不光是我,王圪垱都是这,谁有困难都帮。

5.jpg

 

    司马杰:离开学校就走上经商这条路,当时家里开了个家庭会议,说干啥都要有原则,诚信是第一位的。从开始摆地摊到现在做企业,客户对我们都非常信任。这些我认为跟我们的勤劳务实和诚信是分不开的。我觉得企业到一定基础之后,该回馈于员工、回馈于社会,这也是我们的责任。我们把家庭的管理用到企业中,有三大使命、十大信念、三大精神,还有我们公司的梦想宣言。这些都是从小我教给孩子的,后来用到员工中。家风包括家教,这是一个无形的财富,它比有形的更多。特别是这个信誉、这个口碑,是一个无形的资产。
    900多年后的今天,我们走近司马家族,穿梭于古代和现实之间,重读《训俭示康》,重温家训中传递的优良家风,越发感觉虽为一家之训,值得广泛传承。
    千年家风,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,于家这是风范,于国即是脊梁。司马光告诉人们《家范》比《资治通鉴》更重要,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,司马光的后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家训,身行为本,口传辅之,潜移默化,方成好家风。
    好世风离不开好家风,从家风家教做起,继承弘扬传统美德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。以业兴家、繁吾中华!

 



版权所有 © 洛阳市洛龙区纪委监察局 豫ICP备05001029号
地址:洛阳市新区开元大道212号洛龙区行政中心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运营 | 建站电话:13333887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