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 

厨房里的天伦之乐

作者: 阅读次数:  发布时间:2018-06-29

    邻居女儿外出上大学,一般只有夫妻二人在家,且丈夫单位还有一日三餐的食堂,妻子工作忙碌应酬也多,但丈夫还是坚持每天做饭等着妻子。有次妻子说:就我们俩,不用做了,随便出去吃点就打发了。可丈夫却说:厨房冒烟才像家,才能感受家的温暖。

    其实那样的憧憬何尝不是我们喜欢和享受的呢?走到家门口就已闻到饭菜飘出的馨香,走进家门便看到父亲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。一句“我回来了,今天吃什么那么香?”我想那时那刻,父亲母亲早已沉浸在美美的满足中,我们便期待着享受美食。然后一家人围坐饭桌,说说笑笑,谈天说地,海阔天空,分享着一天的工作心得以及街头巷尾轶闻趣事,那就是“幸福”。我想,那时厨房的温度、油盐酱醋的香味就已组成一个家的温度、家的味道,那种无以比拟的温馨、温暖其实就是家给我们的无限依恋吧。
    儿子常说:只要是妈妈做的饭菜,就是好吃的。每每看到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,总会想起多年前还不太会做饭的我。那是结婚后的10年,我和丈夫还有儿子都是天天去父母家吃饭。那时父亲负责买菜,母亲负责做饭,每当我们回家,总是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,洗洗涮涮、娴熟自然,父亲则悠闲地看着电视,笑盈盈地等着开饭,我们则放下东西赶紧钻进厨房帮忙。
    吃饭时,我们会聊起街头巷尾发生的新鲜事,比如:谁家女儿嫁给谁家儿子了等等鸡毛蒜皮的家常,讲述着工作中遇到的不开心,听着父母经过岁月冲刷后的人生历练给予我们的忠告,现在想想都觉得是美好的,幸福的。也许是“围城效应”,身在其中反而体会不到拥有的可贵吧,那时总嫌父亲严厉,母亲唠叨没完,却不曾想发生在厨房里的蒸蒸煮煮就是人间温情、天伦之乐。
    近年来,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,我们常常到挂钩户就是“亲家”家中访贫问苦、出谋划策,“亲家”的厨房,其实不能算是厨房只是神龛旁边的一张破旧桌子,桌上摆着电饭煲、电磁炉,还有油盐酱醋。
    “亲家”却在旁边两根柱子上贴上这样一幅对联:“高厨巧做三鲜美,妙手熟调五味香。”每次“亲家”都极尽挽留吃饭,但顾及工作纪律从未在“亲家”家里吃饭,加之“亲家”家庭极其困难,如果留下吃饭肯定会极尽所能将家中的肉食拿出款待,那样的话我肯定不忍心肯定吃不下。
    “亲家”是位80后,身材纤瘦,皮肤黝黑,一看就是精瘦老实能吃苦的男人。父亲是盲人,母亲有智力障碍,所以自打他一出生就注定要扛起为父母亲养老送终的责任。靠吃救济粮勉强读完初中,由于文化不高只能在家料理农活、做些打短工谋生,还好有位爱他的妻子,妻子较为活络所以能够外出做工,赚的钱当然比“亲家”要多,他们家就成了“男主内女主外”。
    他每天不管多忙都得按时回家做饭,做完饭还得村头跑到村尾的找寻母亲,因为母亲不知又跑到哪儿去了。找寻母亲回来,两个儿子也放学回来,妻子也做工回来,父亲摸摸索索跌跌撞撞地坐到餐桌,一家人就这样围坐着,虽是粗茶淡饭但其乐融融。都说“家和万事兴”,一家人齐心协力,在脱贫的路上亲家一直很努力,在国家安居房等惠农政策的帮助下,已于2017年建盖好新房并已入住。自从有了干净的厨房,崭新的餐桌,“亲家”做饭更加高兴了,一家人也不用高高低低围坐桌旁,而是有了统一的凳子。“亲家”说现在的他,做梦都没想到有今天,做梦都会笑醒。
    与“亲家”相比,现在我的生活状态,真心可以用“惬意”形容。每天上着忙碌快乐的班,下班后做上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,一家人围坐桌旁,看着儿子虎头虎脑大口吃着,还不忘记表扬赞美一番我的手艺。丈夫边吃边评论着盐多盐少、五味杂陈,其实生活的本真就是这样平淡自然。
    记得结婚时我说:执子之手,与子携老。丈夫没我那么文艺,说的是:“只要有爱,哪怕粗茶淡饭也会让人羡慕。”此时此刻,突然想起亲家的那幅对联:“高厨巧做三鲜美,妙手熟调五味香。”虽然我不是什么高厨,但让家人吃得开心,享受食物带给的快乐,就是对家庭和美的期许和祝愿。
 



版权所有 © 洛阳市洛龙区纪委监察局 豫ICP备05001029号
举报电话:0379-63251422
地址:洛阳市洛龙区古城路19号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运营